東海部隊的游擊足跡
「西莒青帆村,昔日有『小香港』之稱。」這個介紹幾乎已經成了青帆村的名片。但是這個頭銜如何而來,有一說是因為1950年代初期美國西方公司進駐帶來的榮景;另一說則指出,早自清末五口通商以來,外商貨船在此地停泊候潮,伴隨著頻繁的交易所致。無論哪個說法,都試圖定義與彰顯青帆曾經的繁華。
但歷史永遠不會只有一個角度,一個發言位置,小香港或許說的是西莒青帆曾經的異國景象,但其實在同時同地,有一群人僅僅是因為「想辦法活下來」的理由,而聚集在這裡,成為所謂的「東海部隊」,配合西方公司背後的美國中情局執行竊取情報、游擊突襲等任務。
短暫出現在歷史上的東海部隊,被描述為「島孤人不孤」的海上堡壘,也被稱之為美國中情局運用過的影子部隊。但對於絕大多數的東海部隊成員而言,這段經歷,或許更是時代無情操弄下,難以名狀的一頁滄涼。
大江大海的混沌年代
1945年8月,長達八年的抗日戰爭結束,但緊接而來的是國共戰爭一觸即發,當時的火藥庫是東北與華北,兩軍主要的交戰場。直至1947年底到1948年初國民政府在華北敗勢已成,國府不得不思考往南方撤退的必要。
1948年春天,蔣介石在日記中寫到「粵閩台反共三角」的構想,但因為得不到各方支持而作罷。1949年10月,國府中央所在的廣州也被攻陷,他當時的抉擇是撤退到雲南,將重要的軍事機構往雲南遷移,部分兵力調往台灣。但根據現今解密檔案發現,當時的雲南省主席盧漢對於這項決定非常抗拒,密函給美國表示想保持中立或獨立,但美方未予理會。於是盧漢先宣布雲南獨立,而後投共。也就是說,1949-1950年間國府撤退台灣,其實是一個歷史偶然。
在此同時,歷經遼瀋、徐蚌、平津三大會戰之後,國軍損失超過百萬並且節節敗退,原本戍守大陸各地的國軍終於退無可退,轉而駐守沿海舟山、大陳、一江山、南日、東山、海南等島嶼。1950年韓戰爆發,原本對國府失去信任而停止協助的美國,為圍堵共產勢力擴張,出動海軍第七艦隊協防台灣,1951年派遣美軍顧問團來台,也恢復對中華民國軍事與其他方面的援助。1954年美國與中華民國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但在簽訂協商過程中,雙方對於條約範圍的界定歧見頗深,中華民國政府主張條約範圍應包括全中國大陸在內,美國政府認知協防範圍僅及於台灣島及澎湖。雙方各執己見,最終在共同聲明中以「關於在條約國雙方管理下的土地、協訂在這條約中,將留下把其包括在內的餘地。」
及至1955年,沿海島嶼陸續失守或棄守,中華民國治權僅及於台澎金馬,距離中國大陸最近的金門、馬祖,遂成為國共對峙的最前線,也是全球冷戰結構中,最具衝突性的熱點之一。
1949~1954消失的五年
1949年春,福州局勢緊張,時任福州綏靖公署主任兼福建省主席的朱紹良,指派隸屬軍統局福建調查室主任王調勳,籌組反共游擊隊。王調勳決定以海上游擊為主要戰術,避免與中共擅長的山區游擊對決。1949年6月3日於川石島成立「福建省海上保安第一縱隊」(簡稱海保部隊或東海部隊),攏集福建先遣軍、戰敗失散國軍、沿海義民、反共人士….,下轄5個支隊,以及船艇總隊、砲隊與少年成功隊,以「阻匪南下」、控制「閩浙諸島」為戰略目標。
除了川石島,東海部隊分駐岱山、西洋、浮鷹、四霜、烏坵、東引諸島,與浙江玉環、大陳,及南方的金門遙相呼應,隱隱形成一道海上長城。是年八月,福州陷共,砲火殃及川石島,王調勳率大軍轉進北竿,旋即進駐白犬島(即今日的莒光),並與美國中情局化身的西方公司接軌,執行游擊與情報任務。
大局勢混沌多變,駐守莒光的東海部隊,更是薪餉無著,身分不明,靠突擊海上運補物資,種地瓜養羊生產自籌自給。在西方公司提供的訓練和裝備下,或突襲沿海據點,或潛入大陸收集情報,期間或因中共識破而被抓捕、刑求、虐殺者多不勝數。數千人攏聚小小的白犬島,木船戰艇、漁火煙硝,從此溶入莒光的歷史,也為馬祖鋪陳一段傳奇。
韓戰結束後,美國降低對中國大陸滲透與游擊行動的支持,西方公司的階段性任務也告一段落。1954年,這支以突擊敵後作為主要戰術的部隊正式解編,並改組為反共救國軍,之後不再以突擊活動為主,改以配合空中和海上的情報偵察活動。當時參與游擊隊的人員或編入其它軍旅單位、或繼續從事敵後情報工作、或回到民間自謀出路,更有部分留在馬祖落地生根。然而東海部隊的這五年,卻猶如一段消失的歷史,在國防部史料中,付之闕如。
莒光西莒島-東莒島
區域特寫
白犬島,即今日的莒光鄉,位處馬祖列島南端,福建閩江口外側的東南海域,是閩江口的門戶咽喉,也是閩東近海及太平洋遠洋的航運要衝。因此在交通、經濟、軍事戰略等各方面都有舉足輕重的歷史地位。
莒光鄉有東、西莒兩島;鄉公所位在西莒島,但面積上,東莒略大於西莒。東、西莒兩島四面環海,且多峽灣港澳,極富漁獲之利。東莒島是馬祖的歷史之島,從舊石器時代的熾坪隴遺址、唐宋時期貿易往來的蔡園里遺址;見證明朝末年海上爭逐平服倭寇的大埔石刻;鴉片戰爭後指引各國商船海上往來的東犬燈塔;清末民初時期閩東先民移居形成的福正與大浦聚落;以及國共對戰下,遍布的戰備工事以及因提供軍人消費而興起的大坪村…,處處可見歷史的軌跡。
西莒島則有青帆、田沃與西坵三個村。青帆原名「青蕃」,是商圈、聚落、港口,甚至在二十世紀上半葉,此地最為繁華,是馬祖唯一設「鎮」之地。從清朝末年五口通商以來,由於華洋輪船駛入閩江,需在青帆澳口候潮、避風、補給淡水,在「以物易物」的貿易下,華洋百貨流通市面。也許就是由於洋人的出現,早年民眾稱該澳口之為「青番」,後來才改名為「青帆」。1950年代初期,美國西方公司進駐青帆山,美國國旗曾在此地飄揚過一段時日。
田沃村早期為一個半農半漁型態的傳統聚落,1969年國軍在此建造中正堂電影院,一度帶動周邊的經濟型態轉為軍人消費,後也因撤軍而沒落。西坵村位於西莒島西邊,該村地勢較高,視野較佳,西望大陸長樂縣梅花鎮,南眺平潭島,動靜盡收眼簾。當年東海游擊隊曾在坤坵設立「康樂新村」。
東海部隊游擊足跡 觀察重點
中正門
青帆港是西莒島的澳口門戶,而在東海部隊進駐後,建造了中正門以及兩側城牆,成為西莒最重要的地標。中正門自1950年屹立至今,期間經過幾度整修,面貌雖改變,但基本輪廓仍在。歷年老照片最引人注目的是不同時期牆上標語的變化,反映著情勢的變遷。
山海一家
山海一家是青帆村最標誌性的建築,因為它曾經是東海部隊司令部與西方公司駐守之地,在歷史上的重要性不言可喻。但其實大多數人印象中水泥白屋模樣的山海一家已非當時歷史發生的場景,從老照片中發現原來的山海一家是磚造木構的房子。
延伸閱讀
1994年6月3日,東海部隊建軍45週年,東海部隊119縱隊司令魏耿組織成立「東海聯誼會」,1998年出版《東海部隊奮鬥史》。
2005年突擊軍參謀長何善寶先生後代何小松先生完成《東海波濤:一支被CIA運用過的影子部隊》一書。
2017年馬祖文化處邀請東海老兵回訪,文史作家劉宏文訪談老兵故事,寫成「回望白犬:東海老兵登島紀行」,發表於攀講馬祖https://voiceofmats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