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博物館家族
馬祖好系列
文化資產
文化行旅
文化建設
藝文資訊
文創出版
社區營造
圖書館
再造歷史現場
記憶馬祖
文化馬祖
  • 首頁
  • 博物館家族
  • 馬祖好系列
  • 文化資產
  • 文化行旅
  • 文化建設
  • 藝文資訊
  • 文創出版
  • 社區營造
  • 圖書館
  • 再造歷史現場
  • 記憶馬祖
  • 首頁
  • 博物館家族
  • 馬祖好系列
  • 文化資產
  • 文化行旅
  • 文化建設
  • 藝文資訊
  • 文創出版
  • 社區營造
  • 圖書館
  • 再造歷史現場
  • 記憶馬祖

東犬燈塔

東犬燈塔,位於馬祖東莒島東北角處之福正村東犬山(連江縣莒光鄉福正村56之1號)。

東犬燈塔,名稱來源於東莒島之舊名東犬島,又名東莒島燈塔、東莒燈塔等。興建背景源自清朝於鴉片戰爭後簽訂之「南京條約」,因列強要求開放五口通商(廣州、廈門、福州、寧波與上海),東南沿海商港貿易興起。而為使礁石遍布、灣澳曲折的福州便利航行,加上東犬島位於航道必經路徑,因而有興建燈塔以增加航行便利性、辨別方位之需求。後在英商「伯明罕強斯兄弟燈塔工程建造有限公司」(Chance Brothers and Co. L1mited,Lighthouse Engineerstructors,Birmingham)的建造下,東犬登塔於1872年(清同治11年)建造、1875年完工。

燈塔興建完工後初名為「中犬燈塔」(M1ddle Dog Light station),另也曾使用「白犬燈塔」、「白肯燈塔」、「東犬山燈塔」等別名,與東引鄉之東湧燈塔同為進出福建閩江、馬尾地區的海上重要航標。燈塔本身為早期石洋式燈塔,樓高4層,分為塔頂、塔身、塔燈三個主要部分,塔身圓形採花崗岩石材、座身向上微縮,形狀接近直筒狀、燈塔高度約95公尺,內部有可登上塔頂之螺旋梯。牆身開設方形窗,再用石灰漿抹出裝飾性的線腳。曾歷經1913年、1928年、1933年、1954年等多次整修,方有今日面貌。

燈具使用上,早期採用二燈蕊多孔油燈,後改用白熱石油氣燈,皆為伯明罕強斯兄弟燈塔工程建造有限公司製作,透過蚌型玻璃的折射,可將2萬9千燭光的燈光照射約16.7浬遠(約31公里)。另燈塔前草坡高約30公尺的白色防風矮牆,早期為供人員在風勢強勁時遮風用,以避免煤油燈被海風吹熄。

東犬燈塔1988年經内政部評定為二級古蹟,重新指定後公告為國定古蹟,原由財政部關務署管理,已於2013年移交交通部航港局管理。現今的東犬燈塔,仍每日正常運轉(燈質:白聯閃光(1+2) ,每20秒閃白光3次),也是造訪東莒的遊客必經之處,廣大的燈塔前草皮、向下眺望的海景,是許多遊客喜愛的景色。

 

參考資料

交通部航港局,燈塔相關資訊,網址:

https://lighthouse.motcmpb.gov.tw/lighthouse_3_2.html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網址:

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monument/19881111000009

 

莒光鄉公所,東莒景點,網址:

http://www.chukuang.gov.tw/view-php

 

連江縣政府文化處,古蹟,網址:

https://www.matsucc.gov.tw/culture_assets_l.htm

 

馬祖國家風景區,馬祖風情畫,東莒島燈塔,網址:

https://www.matsu-nsa.gov.tw/user/Attraction-Content.aspx?a=73&1=1

Copyright © 連江縣政府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