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博物館家族
馬祖好系列
文化資產
文化行旅
文化建設
藝文資訊
文創出版
社區營造
圖書館
再造歷史現場
記憶馬祖
文化馬祖
  • 首頁
  • 博物館家族
  • 馬祖好系列
  • 文化資產
  • 文化行旅
  • 文化建設
  • 藝文資訊
  • 文創出版
  • 社區營造
  • 圖書館
  • 再造歷史現場
  • 記憶馬祖
  • 首頁
  • 博物館家族
  • 馬祖好系列
  • 文化資產
  • 文化行旅
  • 文化建設
  • 藝文資訊
  • 文創出版
  • 社區營造
  • 圖書館
  • 再造歷史現場
  • 記憶馬祖

東湧燈塔

東湧燈塔,戰地政務時期曾改名為東引島燈塔,位於馬祖東引島東端之世尾山邊坡懸崖上(連江縣東引鄉樂華村169號)。

東湧燈塔與東引燈塔的誕生類似,都是因中國鴉片戰爭後,列強要求開港通商、便利航運下的產物。1872年東犬燈塔興建,主要為引導船隻進入閩江囗之用,然而對於自北方下行的船隻卻無法有效導引;在1901年4月24日,英國鐵行輪船公司(P&O Steam Navigation Company)之船隻蘇布倫號(Sobraon)在東觸礁、5月8日沉沒,蘇布倫號沉船一事雖人員與貨物均安,卻加快了原本討論興建燈塔的計畫,之後便於1902年開始興建,1904年完工。

燈塔興建後歸閩海關管理,現其燈塔外仍存刻有「閩海關東涌鐙塔」之石碑。燈塔建築方面,屬西洋式建築。扇形地基部分為花崗石板鋪設,塔身磚造並向上收分,內部有螺旋梯通於塔頂,燈高97.8公尺。附屬建築部分,有雞舍、豬舍、塔員房舍、辦公室等,另有濃霧時供船隻辨別燈塔位置用的霧礮礮台(礮,音同炮)。其附屬設施同樣依山壁形式而建,與燈塔形成高低落差的獨特空間分布。

東湧燈塔由於純白洋式之建築造型,被當地人稱為「東引別墅」。歷經1913年、1946年、1955年等多次整修;後因軍事需求停燈,1989年復燈(白聯閃光(3) ,15秒) ,現今樣貌主要為1990年整修。東湧燈塔於1988年(民國77年)經內政部評定為三級古蹟、後於2016年升格為國定古蹟。而身為目前我國實際治理範圍最北端之東湧燈塔,也曾於2011年舉行中華民國建國百年燈塔升旗活動,顯示其不凡意義。

 

參考資料

P&OHeritage website:

http:/www.poheritage.com/thecollection/galleries/Photographs/Ships/SOBRAON-at-sea

 

馬祖國家風景區,網址:https://www.matsu-nsa.gov.tw/user/Attraction-

Content.aspx?a=91&1=1

 

交通部航港局,網址:

https://lighthouse.motcmpb.gov.tw/lighthouse_3_32.html

 

楊仁江(1996) ,<馬祖東湧燈塔之調查研究>,連江縣政府委託研究案。

陳翠玲(2014) ,《東湧燈塔的故事》,連江縣:連江縣政府文化局。

Copyright © 連江縣政府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