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發展與特色
「大埔(浦)」是位於馬祖列島之一莒光島上。莒光舊名白肯、白犬,1971年更名為莒光鄉,寓意「毋忘在莒」,分別為東莒及西莒二座島嶼。舊名「東獅」、「下沙」、「東肯」、「東犬」的東莒島,位處馬祖列島的最南端,總面積只有 2.64平方公里。因島嶼四周多峽灣港澳,極富漁獲之利,加上地勢平坦,有較大的地方可栽培青果蔬菜,形成一個自給自足的小海島。 漁業是東莒島最主要的經濟重心,農作方面僅種植糧食作物。自古先民歷經數代開墾,維持傳統的漁耕生活,而農耕受到先天環境條件不佳影響,僅可從事旱作且產量不豐,終年辛勞下仍難以溫飽,因此漁業成為最大宗的經濟活動,而大浦聚落亦因業漁而形成村落。 民國三十八年國軍進駐島上之後,居民雖有短暫的不適應期,然而國軍進駐之後卻開始為島上的經濟活動帶來了轉變,居民開始兼營小店鋪以供應駐軍民生及休閒活動所需。 戰地政務解除之後,馬祖地區開放觀光,政府補助經費大幅提高,另外隨著兩岸情勢轉變,國軍實施「精實案」,當地駐軍減少很多,政府雖有「小三通」的規劃,但限制仍多。在民國六十至七十年代,台灣工業開始發展,於是在尋求生活穩定的考量下,村莊裡的人口開始外流,尤其青壯年選擇了赴台求學或謀職;另外也有部份投身軍旅和公、教行列,勞力人口流向營造業及服務業,過去為經濟大宗的漁業漸趨式微。
歷史脈絡與保存價值
「大埔(浦)」為東莒島上的自然村之一,聚落旁之灣澳較東莒沿海「酒罈浦」大,且較一般澳口深長且窄,因此而得名,村落構建於大坪西側山麓一帶,先民原稱「大浦」。後來國軍進駐後,不了解「大浦」地名原意,將其定為「大埔」而沿用。 因聚落地理環境的組成而得名「大埔(浦)」,倚賴自然環境所賦予之以漁為主、農為輔的海島生活文化,包含地景以及大埔聚落現存的下底路(魚路古道),都可說明聚落歷史發展的各種面貌,實為馬祖地區聚落發展形態之代表。
大埔(浦)聚落靠近海邊,風景優美,而石造傳統式聚落自成一體系,不同類型建築組成漁農兼有的聚落景致,見證大埔聚落的發展。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資產網。
文字內容載自「109-110年連江縣文化資產數位整合計畫」,由游桂香委員潤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