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酉才喜捨中統鈔二十貫碑
「鐵板元中統碑」,位於現今馬祖南竿島上之鐵板大王宮(南竿鄉仁愛村14號), 見證了馬祖上溯元代七百餘年的發展歷史。
此碑上刻有十一字,為「林西才喜捨中統鈔二十貫」,「中統」為元代元世祖忽必烈登基時之年號(1260年),中統鈔即為其發行的紙幣之一。元帝國時期曾 發行多種紙鈔,其中中統鈔與至元鈔通行最久,成為當時主要的紙幣通貨。若換算為當時的價值,中統鈔二十貫約為白銀十兩,可知林西才對捐建寺廟的虔誠與慷慨。
元中統碑主體為一不規則長方形青斗石,約高126公分、寬35公分、厚35 公分,皆落在傳統文工尺上的吉字,宗教與民俗意味濃厚。至於其何以出現在鐵 板大王宮則有多種說法,有捐建鐵板大王宮說、也有自中國大陸或他處經拆卸來此作為建材之說,說法不一而足,增添其多元性;而林西才其人來由,推測應為福建連江縣壶江村人士,也見證了馬祖列島長久以來與福建的交流歷史。
鐵板元中統碑於2008 年依《文化資產保存法》登錄為一般古物,登錄名稱定為「元中統古碑」。鐵板元中統碑長久以來作為鐵板大王宮牆壁石材之一,及 至1996年(民國85年)經由中央研究院許雪姬教授於參訪時偶然發現,才進一 步深入研究中統碑之歷史;而在2006年則因颱風造成鐵板大王宮受損,在地居民便決定將中統碑移入宮內妥善保存,以彰顯石碑對於鐵板以及馬祖的歷史價值。
參考資料
馬祖資訊網,游桂香,〈馬祖文史,廟宇考古—鐵板大王宮篇〉,網址: http://www.matsu.idv.tw/topicdetail.php?f=202&t=135447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古物,元中統古碑,網址: 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antiquity/20081126000001
圖一︰左︰大王宮舊影中︰原嵌於牆上的石碑 右︰颱風後拆除時的大王宮
民國96年6月大王宮重新修建時,居民將其移入宮廟內中庭單獨立於廟埕,以示對這塊馬祖最早的有紀年的文物的重視。此石碑或可見證在元朝時馬祖即已發展成形的聚落規模與信仰,因石碑具有歷史、文化資產價值,已由本縣登錄為一般古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