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沙聚落,位於連江縣馬祖列島南竿島西南端(即南竿鄉津沙村),同時是整個馬祖列島的極西點,距離中國大陸清晰可見。
據傳津沙原稱作「金沙」,以其沙灘質地金黃、陽光照耀成耀眼金黃色而得名,後才改稱津沙。津沙聚落的歷史,約可上溯至1845年(道光25年),並曾有1893年(光緒19年)村民集資重修天后宮的紀錄。津沙聚落為馬祖地區常見之漁村聚落,且由於其靠近中國大陸福建閩江口的特性,早期為了安全引領進港船隻躲避閩江口崎嶇的礁石,引船入港的行業由為顯著發展,因此商業聚集、較有發展。及至二戰結束、馬祖地區進入戰地政務時期,便改以提供駐軍消費之經 濟為主。
津沙聚落周遭地形為三面環山、南方向海開口的澳口地形岬灣聚落,整個聚落大致分為「澳中」、「東邊山」、「西邊山」、「溪底」四個區域,聚落西侧地形高突,當地人稱為「引港嶺」,可與對岸閩江口的川石島對望;而在聚落建築上, 也富有在地閩東傳統建築元素,例如以福州杉、花崗石或青花石為主的建材搭建, 牆面則有亂石砌、人字砌等在地常見堆石工法等。
而在戰地政務解除後,軍人聚集消費的景況已不復見,因此在地方居民自發組織津沙社區發展協會以後,對於自家社區關注、經營,後便於2008年經縣政府登錄為聚落(聚落建築群),也曾獲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編列經費修繕古屋, 並將些許民居改為經營咖啡館、民宿等,兼顧活絡在地經濟以及文化觀光之效。
參考資料
馬祖國家風景區,網址:https://www.matsu-nsa.gov.tw/user/Attraction-
Content.aspx?a=39&l=1
連江縣南竿鄉公所,網址:http://www.nankan.gov.tw/views.htm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網址:
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groupsOfBuildings/20081211000001
連江縣文化處,網址: http://www.matsucc.gov.tw/culture assets_02_1.htm